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

幼兒長期便秘 先天性巨結腸症作祟

▲薛姓男童下腹部中(圖右側下)囤積15公分X8公分的巨大糞石,使結腸變成巨腸。 (記者余雪蘭翻攝)
記者余雪蘭/嘉市報導

1歲7個月大的薛姓男童,便秘長達半年,腹部異常腫脹,到診所求診,以為是腸胃炎,日前卻出現高燒不退,送醫檢查,才發現是先天性「巨結腸症」,結腸裡有顆成人拳頭大小的大糞石,經由手術治療才解除危機。

嘉義基督教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賈書悌指出,所謂巨結腸症是因結腸無法正常蠕動,以致便秘,並因而囤積大量糞便,而使結腸變成巨腸。

巨結腸症多半發生在新生兒身上,先天性巨結腸症的發生機率男多於女,家長如果發現嬰幼兒即使沒有糞便,但尿布上仍有糞水痕跡,且出現長期便秘,合併腹瀉、反覆高燒時,極可能是先天性巨結腸症合併腸炎,其死亡率為2%,家長不能不小心。

賈書悌表示,台灣每年約有30~40名新生兒被先天性巨結腸症纏身,由於糞便長期囤積在體內,細菌數量與種類會增生且變化,一旦穿過腸胃道散發到全身,很容易引發敗血症,而產生致命危機。

薛姓男童因長期便秘,結腸內囤積的糞石有15×8公分之大,嘉基小兒外科醫療團隊先為薛童手術裝上人工肛門,讓新的糞便能排出,再將囤積的糞石清除後,截除無法蠕動的問題腸道,把正常的腸子接到肛門口,讓男童恢復正常排便功能,最後再關閉人工肛門,才算大功告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